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2-05
浏览次数:1211
编者按:“第二十届电信新技术新业务高级报告会”于9月26日在北京召开。报告会围绕“创新行业云,助推信息社会”的主题邀请七位专家做主题报告。以下选择刊登与会专家的一些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观点一:云计算适应了相关行业发展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云计算垂直行业应用成为云服务向纵深发展的重点,大数据向传统领域进一步扩散,行业云的具体落地应用发展状况也是业界关心的焦点。本次报告会紧扣行业云的落地业务和发展现状展开,邀请了三位专门行业的信息化专家介绍本单位行业云的发展成果。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沈文海副总工程师就云计算契合行业发展需求时强调:“有两个原因使我们认识到建立气象云的必要性,一是气象部门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缺失:二是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承担了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各个系统各自为政,出现了业务系统林立,维护困难、数据一致性的问题严重的问题,所以,建立气象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整合IT资源。也就是说,把上面的这些各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都是一套服务器带一套数据库,我们建立一个云再建立下面的统一集约化的数据环境,进行整合。至少在IT资源上能够形成集约化的管理,集约化管理之后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就用不着每个业务单位为了维护自己的业务系统来耗费相关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保证它的专业化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王文生副所长(代)认为:“智慧农业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智慧农业是把农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里面生产过程全面的综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感知、互联互通和智能技术,使农业运作更加高效、更加智慧。与传统农业相比,智慧农业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王所长在报告中指出:“智慧农业的云服务是一个产销对接的平台,实现商品流、信息流的打通,保障农产品的有序流通。平台中的质量监管体系,提供网络追溯、短信追溯、电话追溯多种模式,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云平台,预计覆盖10万名农技员,指导100万个示范户。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在北京的密云、大兴,江苏兴化、南通,河南、河北等地进行了示范应用,受到了农业管理部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普遍欢迎。”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陈晰博士提出:“智能电网有三朵云,首先是企业的服务云、它在我国电网的信息内网中,包括信息调度,是为电力调度服务,属于生产业务;还有一个是智能电网的公共服务云,这是面向公众的,包括提供9598服务,包括电力市场和电动汽车的应用等;最后是桌面云,桌面云是借助产生的瘦客户端模型,在桌面虚拟机下面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专用的程序实现个人客户端的云处理,提升办公效率。智能电网可谓是大数据、云计算很好的应用平台,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与大数据、云计算服务特点不谋而合,其中实现互动是我们要跟用户进行互动,同时还要跟太阳能的发电基地和风电基地进行互动。然后就要实现自动化,提高电网的整体自动运行。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对现有的服务模式进行整合,云计算可以提高运作效率和并实现结构化和异地存储。”
观点二:云体系促进行业间的融合变革
微软中国公司云计算中国区沈寓实总监在谈到云体系促进行业间融合变革时提出:“云计算的实际意思是个更大的颠覆,它不仅仅是助推社会的发展,其实云计算最根本还是要整合甚至重构一切物理世界的资源,最终建立一个虚拟世界。不仅IT行业面临着转型与变革,传统产业在这个大趋势下,也面临转型与变革,因为IT产业是个基础性的支撑产业,与各个产业是紧密融合、深度融合的关系,所以这对经济和各行各业都有变革、重构的作用。”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认为:“早年我们谈新技术、新业务更多是传统CT网络技术和增值业务。今天,我们再讨论IT的技术就是云,可以感觉我们行业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由传统的电信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信息通讯大的行业。云不但对我们前面讲到的气象、电力、农业一些行业有重要影响,实际对我们通信行业本身也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作为电信运营商,不但是云基础设施、ICT服务的提供者,其实云对运营商本身的业务发展和模式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云服务对网络的变革非常深刻的,可以说今天信息通信业务在全面向云服务模式转型。大家今天使用的运营商业务、OTT业务、淘宝、微信业务,这些都在云上。因为通信网络是服务于业务的,业务模式的转型,转移到云服务,所以我们通信网络自然也就会发生变革。过去电话时代,流量是服务于人和人的通信。在云时代,我们网络服务要服务于云和云中间的通讯。”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陈山枝副总裁也对云计算促进行业融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唐电信为了发挥TD-LTE、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也在积极布局行业云应用市场。目前与一些城市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包括公共安全的服务,地质灾害的应急系统、交通综合信息的云平台,水利部有关水库管理系统,以及教育部门合作的系统,其实我们也在跟不同行业利用TD-LTE的终端,包括利用云计算在部署行业应用。云计算也好、未来的云服务也好,最重要的还是这个行业的跨界重构和重组。只有跨界融合,才能让我们的云计算服务于我们商业模式的创新,服务于价值的提升。”
观点三:我国云计算技术、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互联网中心何宝宏主任从标准的角度诠释了目前国内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他指出:“国内数据中心及设备,包括服务器都在变化,我们正在推出一个整机柜服务器技术要求,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注意我用的这个词是“伟大”这个词,我们的技术真的发生了很大的进步,由采购方制定设备方的标准,去年的采购量已经超过了16亿,今年的采购量大概超过了50亿,每年的增速是翻着翻往上涨的。”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在谈到目前中国联通数据中心支撑云服务时,对公司建设规模大幅扩大做了阐述:“中国联通十大数据中心正在建设过程中,首先呼和浩特的数据中心已经启用了,接下来廊坊数据中心也会建成,这两个地方的数据中心都是规模非常大的,都在10万平米的规模,三四万台的机架数量,可以说都是超级数据中心。定位在一些高端的云服务,因为这些数据中心也可以说都是五星级的数据中心。到2015年,公众用户、企业、集团客户支撑,要达到10万核的CPU,对存储能力达到20PB,网络带宽100G。”
观点四:云计算发展的制度构建及行业标准制定需进一步加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代晓慧副巡视员在讲话中强调:“从国家层面加强网络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环境建设,并建立合理的行业管理制度,从企业层面积极改革企业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加快云计算的引入和采用。”
针对国内云计算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互联网中心何宝宏主任,选取了可信、政府采购、数据中心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针对可信云,各国实行了云服务的体系不同,如美国只是做了安全方面,对其它市场行为没有进行。我国目前完成了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等几个成熟业务标准制定,何主任指出:“政府采购会计制度调整、云安全、微模块与预制化数据中心一致化、数据中心可靠性评估等问题,还期待新一轮标准和政策的出台。”
来源:中国新闻网